找到相关内容924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看破是般若德.放下是解脱德.自在是法身德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修行者能以般若智慧眼,善观人生宇宙之实相,从中自性光明不迷,因而得无量无边之智慧,名之为看破是般若德。修行者能勘察贪嗔痴一切烦恼,皆毕竟(梵语atyanta—sunyata),幻化了不可得,诸烦恼不得束缚菩提自性,远离诸垢,当下法身慧命复活,名之为放下是解脱德。修行者已透澈净化尘垢,诸缠无缚,法身(梵语dharma—kaya)之德,即是自在平等之性,而且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81912589.html
  • 问:“缘法”指的是什么?

    缘法说白了就是因果,缘分,机会.佛道儒三家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守心修心.而缘法在其中所含的就是自身的际遇. 十八义指: (1)内、(2)外、(3)内外、(4)空空、(5)大、(6)第一义、(7)有为、(8)无为、(9)毕竟、(10)无始、(11)散、(12)性、(13)自相、(14)诸法(一切法)、(15)不可得空、 (16)无法、(17)有法、(18)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5978176.html
  • 试论二谛义为龙树学的核心思想(上)

    无论是中观学派(Madhyamika),还是整个佛学界,甚至教外研究龙树(Nāgārjuna;约2~3世纪)学者,都认为“毕竟”(atyanta-?ūnyatā)是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核心,这似乎已成定论。但笔者在研习中观学时,发现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关键不是“毕竟”,而是“二胜谛”。此一观点,笔者在拙文《龙树对“缘起”“”“中道”思想的统一》[1]中即已提出,认为在龙树的著作中,有这么几个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144135.html
  • 从《大智度论·六度相摄品》论龙树的六度相摄观——以布施波罗蜜为中心的探讨

    。首先是说明六度相摄的哲学主体是“诸法毕竟一,之后为济度众生所开展的善巧方便力,在此确立主体与动力根源:第二个子题是从有为法因缘果报到相续善法的回向菩提,做为趋入的方法:第三个子题是从先行布施波罗蜜...度论》里(六度相摄品)的重要内涵,也就是从诸法毕竟的立场,转生成济度众生的善巧方便。其中,又牵涉到《大智度论》对于“”的论证之背景因素。因为,《大智度论》提出了三种:一、分破,二、观,三、...

    黄连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496407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大乘佛法有那三大思想体系,立论如何?有何差别?

    的话,那就不能建立一切,过失则非常重大,所以唯识学者尽管不断的说,但在究竟仍然保留虚妄分别的心识不,这是唯识学者的立论,所以,依毕竟(梵语atyanta-sunyata)的圣典而探源,这虚妄...绝对不可说它亦是的,因为,真常心从中具有一切真实功德,就是流转还灭亦是依它而建立的,假使真常心也是空无的, 如何能够建立一切,这就是真常唯心的立论,若以毕竟的圣典来衡量,既然真常净心不,这真常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50061221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中观派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中观派(梵名Madhyamaka,Madhyamika),系以龙树(梵语Nagarjuna)之中论为基础宣扬观之学派。   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,皆属戏论范围,称为俗谛;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觉观照,方能证得诸法实相,则称为真谛。从俗谛而言,因缘所生法,一切皆有;由真谛而言,一切皆无自性,皆毕竟。然世俗有即是毕竟毕竟即存在于世俗有中,若不依俗谛,则不得第一义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65112610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的中观思想

    、二谛、毕竟”等一系列中观方面的思想,进而以诸法不离心,以心摄诸法的观点,从“一心中道汇释中观中道、以方便门论述真俗二谛、以心境俱汇释中观的毕竟”三个方面,对《宗镜录》的中观思想作了考察,从而可以窥见延寿心宗思想与中观思想的交涉与融通。   关键词:《宗镜录》 中观 中道 二谛 毕竟   前 言   中观思想主要以破执遣相、显现诸法离言无相的不二实相为宗。在古印度与法相唯识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544149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“知见立知是无明本`”,“知见无见是涅槃”?

    samsara),是故,名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。   真如本体已无相、无住、无念、无见、毕竟(梵语atyanta-sunyata)故;若知见有见,即有相、有住、有念、不能与法性相应,又落入无明深渊;佛之知见已解脱,彻悟诸法本性义,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,是故名为知见无见是涅槃。   大般若经云:“诸佛出世,皆说本性义,化导有情;闻佛说本性义,乃入圣道得圣道果;离本性,无别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05612262.html
  • 龙树中观学中几个核心问题之探究

    入,十八界等决定相,不知佛意,但著文字,闻大乘法中说毕竟,不知何因缘故,即生疑见。若欲毕竟,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,如是则无世谛、第一义谛,取是相而起贪著,于毕竟生种种过。龙树菩萨为是等故,造此中论。”[9]   《大智度论》也说:   “……是声闻人,著声闻法,(佛灭)过五百岁后,各各分别有五部;从是已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,自执其法,不知佛为解脱故说法,而坚著语言,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如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2860425.html
  • 佛教基本教理

    诸法实相,其实三法印即一实相印,以皆明诸法因缘生,无自性,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,即三法印,究其根源,即贯通为一实相印。唯与三法印不同的是:   (一)遍一切法即毕竟;   (二)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;   (三)遍一切法即八识二无我;   (四)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。现略述于下:   1、诸法毕竟—在一实相印,首明诸法毕竟义,因缘所生法即有为法,虽有假相幻用,但求其实体,皆无自性,是世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0840028.html